4008005460
4008005460
首页
专业文集
+
交通事故赔偿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保险赔偿
专业资讯
+
交通事故赔偿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保险赔偿
法律法规
+
交通事故赔偿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保险赔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专业文集
交通事故赔偿
工伤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保险赔偿
2025
03-26
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不冲突
罗某是福建省某工程公司的职工。2005年2月4日,罗某驾驶二轮摩托车在上班路上,碰撞停于路右边的大货车后端,导致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21天。其所在单位在其住院期间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 2005年9月,罗某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因工伤残八级。2006年1月,罗某与所在单位因工伤待遇引起纠纷。罗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
2025
03-26
工伤保险难抵民事赔偿
德州中院判决赔偿伤残女工11.4万元案件详情:女工王云是山东省武城县某棉业公司正式职工。2005年11月15日8时许,她正在上班,突然打包机起火,王云被烧伤并从高高的平台上摔落下来,造成腰椎体、横突等多处骨折,面部及左手严重烧伤。经法医鉴定:左眼感光为七级伤残;左手功能丧失为七级伤残;右下肢瘫为八级伤残;椎体粉碎性骨折行钢钉内固定术,需二次手术治疗。事故发生后,王云被先后送往武城县、德州市等地医院
2025
03-26
职工下落不明申请工伤,应以宣告死亡为起算点。
[规则解读] 职工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可以确定意外事故已经发生,但并不意味着事故伤害已经发生,人身关系是否受到伤害仍处于不确定状态。虽然立法设置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对这种不确定自然事实状态进行法律确定,但宣告失踪旨在确认失踪人的财产关系,并未结束人身关系的不确定状态,唯有宣告死亡才能结束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不确定性。同时,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具有同等的法律效果。因此,职
2025
03-15
在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规则解读]“提前下班途中”,从本质上仍然是“下班途中”,而不能将“上下班途中”仅仅界定为“正常上下班途中”,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亦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审理案件要览]一、基本案情 曹某系山东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11年3月25日22时许,曹某离下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提前下班。回家途中,曹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与一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曹
2025
02-22
工伤与侵权竞合的处理
【裁判要旨】 通过侵权责任四要件、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工伤三要素共同来认定第三人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是否产生竞合。第三人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时,应确定双重赔偿模式,在获得民事赔偿的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医疗费、丧葬费除外。【案情】 原告:左成红、左策仁、刘光秀。 被告:湖南省郴州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法院经审理查明:左成红与张文平系夫妻关系,张文平与左策仁系母子关系,刘光秀与张文
2024
12-25
工作期间因与工友发生纠纷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案情简介】 杨某和王某、张某均系南通某机械公司员工,杨某的工作岗位是打磨装配工,张某的工作岗位是电焊工,王某是电焊工作业长。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岗位需要,电焊工均配置了一台风扇用于吹散电焊产生的烟雾。2023年6月22日,在工作车间内,因为天热,杨某将张某正在使用的电风扇转向自己,导致张某无法正常工作,张某与杨某协商未果后向王某报告,周雷某与杨某进行协调,过程中两人发生争执并产生冲突,王某对杨某
2024
11-06
超过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能否认定“视同工伤”?
职工突发疾病后直接送医,两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由于家属坚持抢救,宣布临床死亡时间超过“48小时”,这种情况下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请看本期案例……案情简介2023年5月11日,李某某在工作途中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治疗,入院检查记载无自主呼吸、心跳。尽管如此,李某某的家属依然选择积极治疗,由医护人员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手段维持其生命体征。2023年5月15日,李某某停止呼吸机支持后即死亡。事后,李某某
2024
09-11
员工工伤后,与用人单位“两不找”情形下劳动关系是否解除?
实践中,经常存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双方之间没有联系,在双方均未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关系是持续存续还是解除,如果劳动合同关系解除,解除时间如何确定?案情简介2021年9月7日,张小红入职某公司,双方形成劳动合同关系。2024年1月11日,王某在公司工作时受伤,被送往医院门诊治疗后即在家休息,之后双方均未提出复工要求,王某的工资支付至2024年1月11日。王某因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向劳动
2024
08-06
停工留薪期有哪些政策?这篇知识帖请收好!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继续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01停工留薪期多长时间?能延长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02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应当如何发放?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2024
07-30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应当由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案情简介 周女士是一家酒店的服务人员,2021年上半年因受疫情影响,酒店的生意基本停滞。为了控制人工成本,该酒店与周女士、某商超企业达成借调协议,将周女士借调至该商超企业上班。10月中旬,周女士在工作期间受伤,但是酒店和商超企业都不愿为她申请工伤认定。周女士想知道,自己受到的工伤事故伤害,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
«
1
2
3
4
5
6
7
8
9
»
隐藏